首页

足嘴里论坛

时间:2025-05-30 06:19:46 作者:重庆永璧高速建成通车 30日零时正式开放通行 浏览量:36010

  中新网江西吉水4月22日电 (巫发阳 欧阳诗怡)春天孕育希望,春风鼓荡干劲。近日,走进江西吉安市吉水县田间地头,机械轰鸣声中,农机具抢修正酣;大棚里,农民们忙碌着加固结构、调试秧盘;而在不远处的龙头企业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里,同样也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
  标准化生产:筑牢农业“发展基石”

  走进吉水县水南镇胡伢子水南腐竹基地,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豆香扑面而来。“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生产,从原料选择、浸泡、磨浆到蒸煮、晾晒,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。”基地创始人胡小明介绍。

图为吉水县水南镇西团村,村民正在晾晒腐竹。廖敏 摄

  近年来,吉水县严格按照“井冈山”品牌农产品生产及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,全力推进绿色水稻、清水虾蟹、水南腐竹等“2+3+N”富民产业的原料生产、加工预制等各个环节标准化生产,形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。

  同时,吉水县以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先行标杆县为抓手,全力抓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、“二品一标”认证等工作。截至目前,吉水县17家企业拥有农产品“二品一标”56个,认证基地面积13万亩,认证粮油、蜜柚、蔬菜、水产、家禽等产品总产量3.68万吨。

  规模化经营:激发农业“活力源泉”

  吉水县白水万亩井冈蜜柚生态园核心区示范基地内,5万棵果树已陆续萌芽开花,这是吉水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一个缩影。

  “我们采取土地流转、合作社经营等方式,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、规模化经营。”吉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鑫介绍,以前这里都是分散的小块田地,土地利用率低下,后来通过规模化经营整合了土地资源、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。

图为吉水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样板区,农技人员正驾驶种肥一体机播种早稻稻种。廖敏摄

  在吉水县,规模化经营不仅体现在蜜柚种植上,还贯穿于农业的各个领域。据了解,吉水县大力推广井冈软粘等优质稻品种,落实了500亩以上的井冈软粘规模化基地14个;积极开展果蔬标准园创建工作,落实了100亩以上的果业基地110个,种植总面积达12.8万亩……

  此外,吉水县还重点建设了一批畜禽、水产标准化养殖场,建成多个肉牛、生猪、肉羊等畜禽生产基地和多个水产基地。其中,乌江温氏牧业公司成功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生产基地。

  品牌化建设:擦亮农业“金字招牌”

  “在农业的发展道路上,品牌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引擎。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农业资源,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,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。”吉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图为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。廖敏摄

  截至目前,吉水县已经注册了“六只脚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“吉水蜜柚”和“吉水冬酒”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“吉水清水龙虾”“水南腐竹”和“螺田大蒜”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,“吉田”“八都”等22个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。

  此外,吉水县还扎实开展“井冈山”品牌授权认证工作。目前,已有39家企业加入吉安市绿色农产品促进会,其中16家企业获得“井冈山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,12家企业完成了品牌包装设计。

  近年来,吉水县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,全力加快农业“三化”建设,推动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,奋力谱写吉水“三农”工作新篇章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界客家首府福建长汀:汀州古城传统文化氛围引游客

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共分为4个标段,分别位于长江南北两侧,目前各标段按照各自工程进度,正有序进行土方开挖、主体结构施工、盾构机制造等。

上海:人社部门、高校和企业打好“组合拳”助大学生更好就业

12月8日晚,总台央视《财经调查》栏目播出了“宠物食品之乡”南和区“部分宠物粮虚标成分”报道。12月9日,邢台市南和区人民政府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应:

学习新语|习近平主席引经据典话“金砖”

其中,围绕新能源、非动力核技术、水务环保、自动化仪器、未来产业、科技创新等领域,中广核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前方的路纵然曲折,但也充满希望。只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,共行天下大道,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,一起来规划,一起来实践,一点一滴坚持努力,日积月累不懈奋斗,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荣、开放包容、清洁美丽的世界,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!

1500余人齐聚宁夏固原重走长征路 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徒步实践活动

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央企领导任职时间,平均来说是三年左右。从人数规模看,刘兴国认为,今年以来央企主要领导调整规模堪称密集,“历年同期调整,比此次规模大的并不多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